咨询热线:021-68788226

距离开展
| 高性能膜材料市场发展:现状与未来趋势

高性能膜材料领域随着科技发展,涌现出新技术和应用,行业快速发展。从市场角度看,该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,新资讯、新技术与新应用层出不穷,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丰富的市场动态与未来增长趋势的分析。


【 出货量与产能利用率 】

2025年一季度,全国BOPET薄膜的出货量约为85万至90万吨,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8%至12%,而2024年一季度的出货量约为78万吨。2025年一季度BOPET薄膜出货量同比增长,产能利用率平均水平维持在75%至80%之间,其中部分高端膜生产厂商已接近满产,而低端包装膜厂商的产能利用率则在60%至70%左右。


【 价格变动情况 】

普通BOPET薄膜(12μ)的价格范围在8200至8800元/吨之间,相比2024年四季度上涨了3%至5%。这一涨幅主要受到原料PTA/MEG价格回升的推动。同时,高端光学膜和离型膜的价格维持在15000至25000元/吨的水平,市场需求保持稳定,且利润空间相对较大

02企业动态与竞争

【 部分企业出货量排名与动态 】

在薄膜市场,一些企业的出货量表现尤为引人注目。根据最新数据,某些领先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持续增加,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。领先企业份额增加,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。同时,也有不少企业正在积极调整策略,以应对原料价格变动和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挑战。

【 竞争格局变化 】

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演变,各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。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扩大。在2024年一季度,CR5(包括双星、东材、裕兴、康辉和永盛)的出货量占比已达到55%,而到了同年三季度,这一比例更是上升至60%以上。这显示出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,这些头部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,成功扩大了其市场份额。然而,随着低端膜市场的价格战持续,部分小厂的加工费甚至低至1000元/吨,中小企业面临价格战压力,他们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一些小厂选择减产或进行业务转型,以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机会。

【 市场需求预测 】

在2025年二季度,光伏与锂电膜的市场需求预计将迎来一波增长,增幅有望达到10%至15%,这主要得益于该季度的装机旺季。然而,包装膜的市场情况则可能有所不同,尽管五一假期的备货活动可能会带来短期的需求拉动,但长期来看,其市场走势仍然显得疲软无力。

03下游需求驱动

【 增长领域 】

在薄膜市场中,下游需求的变化对企业的出货量及市场格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。光伏、锂电及电子光学膜需求增长显著。光伏背板膜(如裕兴、双星等品牌)受益于国内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长(一季度装机量超过50GW),其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了18%。锂电封装膜(如东材、厦门长塑等品牌)则因动力电池的扩产需求而得到推动,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5%。电子光学膜方面,MLCC和离型膜(如双星品牌)因被动元件的国产化趋势而销量猛增,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5%。此外,显示面板用光学膜(如东材品牌)也因MiniLED电视渗透率的提升而保持稳健需求。


【 疲软领域 】

普通包装膜需求疲弱,由于消费增长速度放缓,导致传统食品和标签膜的需求显得疲软无力,例如大东南等企业的出货量出现了下滑趋势。出口市场面临欧美等国家对中国BOPET的反倾销加税措施(如印度关税增加),出口市场受关税影响下滑,部分企业的出口量减少了5%至10%。


【 区域出货特点 】

由于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差异,各区域的出货情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。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政策影响区域出货特点。在2024年二季度及以后的时间里,如何在区域市场中找到合适的策略,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
结论:

在新能源和电子应用领域的推动下,高端膜的市场占比持续攀升,从2024年同期的30%增长至35%以上。同时,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,长三角地区的高端膜企业出货活跃,而中西部地区的普通膜厂商则面临压力。此外,行业整合也在加速,技术落后、缺乏成本优势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。